
街市檔頂讓
- 鲜花 5
- 门面币 0
- 积分 22
- 点击 5
街市檔頂讓金額的暗湧:茶餐廳頂手必驗五大關卡
最近半年,香港街市檔頂讓金額出現「假陽春」現象,唔少賣家透過短期促銷、親友刷單等手段美化賬面。有調查顯示,近三成買家接手後發現實際營業額比頂讓時聲稱嘅數據低四成以上。本文重點拆解兩大核心陷阱:廚房設備殘值計算嘅水分,以及「生約死約」租約條款對街市檔頂讓金額嘅蠶食策略。
第一章 廚房設備殘值嘅數字遊戲
1.1 冷櫃壽命嘅羅生門
街市常見嘅500升冷藏櫃,正常月耗電800-1000度,若賣家出示嘅電費單連續三個月低於600度,可能意味著:
壓縮機老化導致製冷效率暴跌,換新機隨時要貼成個月街市檔頂讓金額
非全日營業(部分賣家會刻意隱瞞下晝休市時段)
1.2 爐頭嘅死亡倒數
煤氣爐具嘅真實壽命唔係睇表面鏽跡,而要檢查:
火蓋孔位有冇嚴重碳化(會令火力下降30%)
爐芯陶瓷件有冇裂紋(維修費隨時佔街市檔頂讓金額15%)
老行尊建議用銀紙測試:將500蚊紙幣放喺爐頭邊緣,開大火睇會唔會自動捲曲,冇反應即係熱效率已衰退
1.3 隱形折舊殺手
排煙管道嘅油垢厚度超過3mm,清洗費可能貴過新裝
二手製冰機每多一年機齡,維修頻率增加40%
第二章 生約死約嘅租約博弈
2.1 死約期嘅街市檔頂讓金額陷阱
所謂「死約」期內業主不能加租,但好多賣家會刻意隱瞞:
死約剩餘月份少過半年(接手後好快面對租金暴漲)
隱藏附加費(冷氣保養費、垃圾處理費等隨時食咗利潤30%)
2.2 生約條款嘅魔鬼細節
生約期嘅「優先續租權」往往有但書:
業主可要求重新簽約(新約可能剔除頂手權)
租金調整機制寫「按市場行情」,實質可由業主單方面評估
有案例顯示,有買家接手後發現生約期租金可隨意加50%,令原本嘅街市檔頂讓金額計算完全失效
2.3 頂手費嘅連環扣
若死約期內頂讓,新租約可能被視為「新承租」而喪失頂手費攤分權
部分業主會要求新舊租客共同承擔按金(變相蠶食頂讓款項)
真正嘅街市老手都明白,街市檔頂讓金額嘅合理性,終歸要落返到「設備狀態×租約保障」嘅實戰公式。建議買家驗證設備時,帶埋冷氣技師同電工一齊睇樓;審租約時,務必要求業主白紙黑字寫明「頂手權可繼承」。記住:抵買嘅好檔口,一定經得起任何形式嘅地毯式核查。
- 赏花 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