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编造赵氏孤儿的原因排行榜

发布者常识与逻辑
鲜花 505
门面币 0
排名 92
点击 12

《左传》记载:赵武的生母庄姬是晋成公的女儿,丈夫赵朔死后,与赵朔的叔叔赵婴齐有染,事情败露后,赵婴齐被赵氏族人驱逐到了齐国,庄姬虽然因为身份高贵,没有受到惩罚,但她并未反省自己,反而联合晋国权臣栾氏、卻氏诬陷赵氏一门谋反,并把作为赵氏家族族长的赵同、赵括兄弟给处决了。晋国另一大家族韩氏与赵氏关系比较亲密,就向晋景公举荐庄姬与赵朔的儿子赵武继承赵氏家主之位。

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里就采用了《左传》的内容,但在《史记赵世家》里却另外编造了赵氏孤儿的故事,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史记不是故事会,这里是暗写另一段无法明写的历史,那就是巫蛊之祸。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逃过一死,被收系郡国在长安的府邸中临时设置的官狱里。汉武帝病重,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汉武帝便派遣内谒者令郭穰,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郭穣夜晚来到丙吉所在的官狱,丙吉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邴吉一直守到天亮也不许郭穣进入,郭穣只好回去报告汉武帝,并趁机弹劾丙吉。或许此时方知自己有曾孙在世的汉武帝也醒悟过来,说:“这是上天让这样做的吧。”因而大赦天下。郡邸狱诸犯也因武帝的大赦和邴吉的坚持而得以出狱。

汉武帝死后,并没有把帝位传给太子刘据的后人,而是传给了刘弗陵,司马迁大概是死于刘弗陵在位期间,没有看到刘病已登上帝位。最后刘病已还是如司马迁所愿登上了帝位。

这段故事与赵氏孤儿是不是很像呢。屠暗贾的屠,在现在粤语里的发音是【tou4】,读“桃”字音,巫字的读音为【mòuh】,是不是很像,可能屠岸贾与巫蛊在当时的读音差不多,暗示这段历史。

对于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事件,《史记·孝武本记》只字未提,《史记·田叔列传》也只简单地记载为太子有兵事,其中并未提及''巫蛊''之事。刘弗陵也是巫蛊之祸的受益者,司马迁不能明写,只能暗写,编造了赵氏孤儿的故事,其实就是刘氏孤儿汉宣帝刘询的故事。两千年后,终被理解,太史公不孤独矣。

赏花 送币
我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