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品店頂手
- 鲜花 5
- 门面币 0
- 积分 22
- 点击 18
【家品店頂手警世錄】拆穿「倉底貨扮新貨」的三大陰招
香港家品店頂手過程中,庫存估值往往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焦點。不少賣家會將積壓多年的滯銷品混入正常貨品中,若接手者未仔細核查,可能花冤枉錢買下一堆「賣不動」的陳年舊貨。我們dai32生意頂手平台接下來將揭露香港家品行業常見的庫存陷阱及破解之道。
一、生產日期條碼暗藏玄機
實戰技巧:用手機掃描貨品條碼後,對比包裝上打印的生產日期。香港常見手法是將2022年生產的庫存貨重新貼上2024年標籤
致命細節:特別檢查密封包裝家品的封口處,二次加工常留下膠痕或切割不平整的痕跡
二、季節性貨品比例異常
關鍵指標:若發現冬季保暖用品(如暖水袋)佔比超過30%,很可能遇到「清倉式頂手」
聰明做法:要求賣方提供近半年進貨單,比對現存貨品結構是否合理
三、包裝褪色測試法
香港潮濕氣候會加速紙質包裝泛黃,可用紫外光筆照射貨架底層貨品:
✓ 正常:包裝印刷顏色均勻
✗ 異常:邊緣出現明顯色差圈(顯示長期暴露)
家品店頂手成敗往往取決於庫存核查的細心程度。建議買家攜帶便攜式濕度檢測儀現場抽驗,並在合約註明「發現陳年庫存可扣減相應款項」條款。記住:寧願多花兩日驗貨,也好過接手後才發現貨倉盡是「賣唔去」的倉底貨!
- 赏花 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