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意買賣
- 鲜花 5
- 门面币 0
- 积分 22
- 点击 3
香港生意買賣的致命陷阱:避開隱藏債務與租約地雷
在香港進行生意買賣,表面風光背後暗藏殺機。不少買家因忽略「隱藏債務」與「租約條款」兩大地雷,接手後慘遭巨額追討,甚至血本無歸。以下實戰經驗,助您避開生意買賣中的致命盲點。
隱藏債務:看不見的財務黑洞
預付卡債務——美容業的沉默炸彈
美容業90%的糾紛源於預付卡債務。曾有買家接手銅鑼灣美容院後,發現前任店主售出數十萬「療程套票」,新東家需繼續履行服務卻無收入。這種債務不會出現在賬面,卻能拖垮現金流。
自保策略:要求賣方提供所有預售紀錄,並在合約中列明「債務歸屬期」——若交接後三個月內出現舊債追討,由原店主承擔。
強積金欠款——追討無赦的隱形炸彈
深水埗茶餐廳生意買賣案例中,新店主接手兩個月後,突遭強積金管理局追討前任拖欠的$80萬供款。因強積金債務不隨轉讓消失,買家被迫代償。
關鍵動作:簽約前向積金局申請「僱主清繳證明書」,確認無歷史欠款。
租約地雷:引爆生意存亡的三重危機
分租條款:違約即收警告信
旺角樓上咖啡店買家,接手後將部分空間分租予手作店,卻遭業主發律師信指違反「禁止分租」條款。原來原租約明文限制分租權,新店主險失經營權。
拆彈方法:查閱原始租約,確認「分租許可」條文,必要時要求業主書面同意。
續租權條款:錯失時機恐逼遷
上環文創店生意買賣後,新東家以為租約尚有兩年,未料條款註明「須提前半年通知續租」,因錯過期限遭業主收回舖位。
生死時限:在成交前釐清續租通知期限,並將「續租談判」列為交割條件之一。
政府收地風險:未查規劃變炮灰
新界北區餐廳買家接手半年後,舖位突被納入「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面臨強制搬遷。若事前查閱城規會文件,可發現該地段早已標示「潛在收地」。
保命提示:查核地政總署的法定圖則,並購買「政府收地保險」轉嫁風險。
實戰防雷清單:三步築牢防火牆
債務過濾網
聘請會計師核實賣方提供的三年賬目,要求賣方簽署「無隱藏債務聲明書」,違者賠償。保留30%尾款,交割後三個月支付。
租約體檢表
取得業主書面確認「同意租約轉讓」,公證租約關鍵條款:續租權、加租機制、改建限制,查閱土地註冊處記錄,確認無產權糾紛。
政府風險偵測
查閱城規會分區計劃大綱圖,向地政處查詢地段發展規劃,投保「政策變動商業損失險」。
香港的生意買賣猶如掃雷遊戲,成敗取決於能否揪出表面下的危機。精明買家從不輕信賬面數字,而是用法律盾牌與盡職調查,將風險扼殺在成交前。記住:一次周全的核查,遠勝百萬賠償的教訓。
- 赏花 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