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哥侃红楼之16《侃巧姐》排行榜

发布者刘鸿哥
鲜花 105
门面币 0
排名 238
点击 120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济困扶穷; 因祸得福----侃巧姐

      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在小说的绝大多数篇幅中,她是个小姑娘,作品对她只作了简单的勾勒,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描绘。但作者的构思,将她也列入“金陵十二钗”之中,这就向读者强调了这个文学形象的“美学地位”,以这种特殊方式引导读者深思其蕴藏的深刻含意。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警幻仙姑关于她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仙姑们演奏的曲子里有这样的话:“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从这两段话看,巧姐这一形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荷载了作家关于“善恶有报”的思想。刘姥姥在贫困时得到过王熙凤的资助。后来,贾府衰败,凤姐病故,其女巧姐险些被她的“狠舅奸兄”卖掉。在这个关键时刻,刘氏出来救了她,先把她藏起来,后来嫁给农村一个不错的孩子,使之逃脱了苦难而屈辱的命运。这就是凤姐做的善事得到的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流传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句十分有名的俗语,也是广大老百姓劝善惩恶的一种朴素观念。不应对此话进行简单的批判,说它是什么“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此话实质上反映了某种社会规律:做好事,是进行一种感情投资,此种投资在一定时候有可能得到回报。反之,做坏事也会在条件成熟时受到惩罚,是一种负面回报。这一观念深深札根于群众之中,并且得到过无数事实的证实。作家显然是同意这一观念的,并通过凤姐及其女儿的故事,强化、肯定了这一观念。

      二、从巧姐命运的走向来看,她是从一个贵族之家最终嫁给一个农家青年。有研究者指出,原构思是要将她嫁姶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其命运是由贵到贱的变化。但在高鹗的续书里,将这种结局修改为嫁给农村一家周姓财主的少爷为妻,这个周少爷后来很有出息,也通过读书做了官。尽管如此,巧姐命运的总体走向并没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农村财主对于贵族之家来说,仍是下贱的。故巧姐的命运仍是“由贵到贱”。

      那么,这种“由贵到贱”的变化究竟是福,还是祸?探春说过:贾府的人“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王熙凤后来贫病而死,巧姐的“狠舅”王仁与“奸兄”贾芸等合伙欲将她卖掉,可见生活在这种富贵之家其实是“祸”。她后来嫁给农家青年,能过上平安而自尊的日子,这才是真正的“福”。所以,由贵到贱,看似坏事,却是免祸得福,得到好的结果。这体现了一种绝妙的人生辩证法,是对老子祸福转化思想的一种形象显现。如果将巧姐与元春作个比较,我们发现:元春是由贱到贵,因贵得祸;巧姐是由贵到贱,因贱得福,两人的祸福转化过程,刚好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与映衬。这是小说传达给我们的另一重要艺术信息。

     巧姐的故事给当代人的启示也主要有两点:一、要多做好事善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对建设和谐社会大有好处。现在,国家大力表彰道德模范和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提倡做好事善事,这能弘扬社会正气,激励更多人向善,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并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必定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使全社会的人(包括施善者)受益,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善报。二、让人能更好地体会祸福转化的辩证法规律,不看表面现象,对事物能得到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更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有利于自我心灵的净化,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与完善。

赏花 送币
我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