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据累计所收礼物计算积分
排序:据累计所收礼物计算积分
济困扶穷; 因祸得福----侃巧姐
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在小说的绝大多数篇幅中,她是个小姑娘,作品对她只作了简单的勾勒,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描绘。但作者的构思,将她也列入“金陵十二钗”之中,这就向读者强调了这个文学形象的“美学地位”,以这种特殊方式引导读者深思其蕴藏的深刻含意。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警幻仙姑关于她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仙姑们演奏的曲子里有这样的话:“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从这两段话看,巧姐这一形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荷载了作家关于“善恶有报”的思想。刘姥姥在贫困时得到过王熙凤的资助。后来,贾府衰败,凤姐病故,其女巧姐险些被她的“狠舅奸兄”卖掉。在这个关键时刻,刘氏出来救了她,先把她藏起来,后来嫁给农村一个不错的孩子,使之逃脱了苦难而屈辱的命运。这就是凤姐做的善事得到的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流传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句十分有名的俗语,也是广大老百姓劝善惩恶的一种朴素观念。不应对此话进行简单的批判,说它是什么“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此话实质上反映了某种社会规律:做好事,是进行一种感情投资,此种投资在一定时候有可能得到回报。反之,做坏事也会在条件成熟时受到惩罚,是一种负面回报。这一观念深深札根于群众之中,并且得到过无数事实的证实。作家显然是同意这一观念的,并通过凤姐及其女儿的故事,强化、肯定了这一观念。
二、从巧姐命运的走向来看,她是从一个贵族之家最终嫁给一个农家青年。有研究者指出,原构思是要将她嫁姶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其命运是由贵到贱的变化。但在高鹗的续书里,将这种结局修改为嫁给农村一家周姓财主的少爷为妻,这个周少爷后来很有出息,也通过读书做了官。尽管如此,巧姐命运的总体走向并没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农村财主对于贵族之家来说,仍是下贱的。故巧姐的命运仍是“由贵到贱”。
那么,这种“由贵到贱”的变化究竟是福,还是祸?探春说过:贾府的人“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王熙凤后来贫病而死,巧姐的“狠舅”王仁与“奸兄”贾芸等合伙欲将她卖掉,可见生活在这种富贵之家其实是“祸”。她后来嫁给农家青年,能过上平安而自尊的日子,这才是真正的“福”。所以,由贵到贱,看似坏事,却是免祸得福,得到好的结果。这体现了一种绝妙的人生辩证法,是对老子祸福转化思想的一种形象显现。如果将巧姐与元春作个比较,我们发现:元春是由贱到贵,因贵得祸;巧姐是由贵到贱,因贱得福,两人的祸福转化过程,刚好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与映衬。这是小说传达给我们的另一重要艺术信息。
巧姐的故事给当代人的启示也主要有两点:一、要多做好事善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对建设和谐社会大有好处。现在,国家大力表彰道德模范和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提倡做好事善事,这能弘扬社会正气,激励更多人向善,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并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必定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使全社会的人(包括施善者)受益,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善报。二、让人能更好地体会祸福转化的辩证法规律,不看表面现象,对事物能得到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更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有利于自我心灵的净化,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与完善。
我最佩服的古代女子--卓文君
自从鸿哥写了《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范蠡》后(见本公众号),有朋友问我道:历史上最值得佩服的女子,你认为应是谁?
武则天吗?女皇帝哩!但鸿哥以为,此人一丁点儿也不值得佩服。她那皇帝当的累。别的不说,自己亲生的儿女,她就亲自动手杀死了两三个。如果当皇帝要杀亲生的儿女,这个皇帝请谁干,谁都不愿。
杨贵妃吗?大美人哩!俺道:杨妃虽风光一时,但在马嵬坡下,被那个负心的李隆基老头儿出卖,交给哗变的军士们处死了,有啥好佩服的?
李清照吗?她是俺崇敬的老师之一,诗词写得超极棒!但有一些俺不愿提到的烦心事,俺不想把她评为”最佩服“的女子。
…………
鸿哥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理了一遍,说出一个让人最佩服的女子:卓文君!并想对您讲讲关于小卓的故事。
分享人间视角品味百态人生
公众号元木有话说
1、满江红.咏怀(步岳武穆韵)
把酒临风,百花艳,春潮未歇。极目处,楚天澄碧,情如火烈。愿抹铜琶歌巨浪,不敲牙板吟残月。凤栖梧,苍海舞长鲸,各关切。
冰心在,珠峰雪。攀登志,焉能灭。任韶光暗度,玉轮圆缺。十载已成戎马梦,百年犹涌英雄血。且抬头,笑眼望飞鸿,入云阙。
2、沁园春.夜读
万籁无声,轻掩窗扉,不赏月星。喜孤灯照我,徜徉山水;苦茶邀饮,今古豪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滚滚风雷耳际鸣。须奋起,纵云帆已挂,心海难平。
民族伟业复兴,是七尺男儿当献身。岂求田问舍,见讥烈祖;朝秦暮楚,愧对苏卿。三绝韦编,闻鸡起舞,碧血满腔洒汗青。休嗟叹,且放歌一曲,再赴征程。
3、念奴娇.黄鹤楼
白云千载,悠悠过,萦绕琼楼矗立。黄鹤翩飞今复返,重见金蛇凝碧。雄踞中南,气吞云梦,笑傲风雷激。烟波芳草,赢来游客如织。
但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处处留珍迹。曾乙编钟动日月,屈子诗吟珠璧。盛世太平,江城儿女,再握生花笔。蓝天为纸,狂书当代勋绩。
4、水调歌头.长江二桥
晓日照春树,瑞霭笼芳洲。倚天谁奏琵琶,声涌大江流。路静凝为乐谱,车动驰成旋律,一曲颂千秋。笑问崔夫子,愿否亮歌喉?
东风劲,江山丽,新神州。破冰开启航道,巨手绘宏图。喜看雄狮苏醒,乐见苍龙飞舞,今古本无俦。赤县展风貌,赞誉满全球。
5、临江仙
本是瑶台仙种,因过堕入红尘。傲然不改冰雪魂,形骸寄山水,斜眼对烟云。
休说琼楼阆苑,且归荒野孤村,任它万象乱纷纷,素心若朗月,旧梦绕泉林。
6、卜算子 • 咏梅
我似铁枝横,君若琼花傲。携手欣然斗晓寒,赢得山川笑。
缺君我无香,少我君不俏。一曲轻歌扫雾霾,但见春光闹。
7、蝶恋花•步苏东坡韵
山水无穷枝叶小,双雉飞来,喜气环梁绕。锦上添花世间少,寒霜化净皆芳草。
千里艺途坎壈道,聊把清贫,搏得故人笑。笑意退处赞声杳,豪情依旧不烦恼。
8、西江月·清明悼亲人
梦绕蓬山方丈,魂萦桑梓楼台。纷纷风雨漫天来,不尽哀思如海。
常念慈恩浩荡,屡思大地襟怀。此生唯育栋梁材,遥向亲人祭拜。
9、一剪梅·旅游
喜看山泉汩汨流。漫理行装,轻下层楼,闲云野鹤荡悠悠。别我丹青,驱彼车舟。
挂碍俱消无所求,缓释辛劳,抛弃烦愁。天空海阔任遨游。利锁名缰,休去回眸。
七绝9首(更多请进入公众号欣赏)
1、但愿相依共热凉,不求独秀显芬芳。
世间自有真情在,毁誉由他笑路旁。
2、金蕊玉房次第开,含烟带露映苍苔。
达官巨贾不斜眼,却待抱琴司马来。
3、天姿旖旎聚氤氲,洗尽铅华品格纯。
一捧芳心酬挚友,他年寥落不尤人。
4、云淡风清溪水平,花繁叶茂草青青。
平生不耻等闲度,为有玉壶储洁冰。
5、不羡豪奢不逐名,奇花异鸟伴终生。
丹青可令身心爽,送罢残阳迎晓星。
6、借得长虹美色来,斑斓七彩上毫端。
江山锦绣情无限,梦绕神州方寸丹。
7、英雄自古有豪情,敢斗凶顽护众生。
但见娇花弱卉畔,威风凛凛有神鹰。
8、北方自有豪侠女,不爱华堂爱涧溪。
野卉山花做首饰,红霞万朵裁春衣。
9、野泉汩汩山深深,摘叶拈花共论心。
情笃须学长逝水,莫将恩爱化流云。
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范蠡
范蠡(约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45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史称:文种为宛令时,闻蠡贤,两人同赴越国为仕,共同辅佐越王勾践,俱成为著名越国大夫。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发生战争。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被迫偕妻入吴为奴。范蠡伴越王赴吴为人质,并把越国美女西施献给吴王,腐蚀其意志。还用其它手段取得吴王信任,使勾践得以顺利归国。归国后,范蠡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十年生聚(发展人口与经济),十年教训(通过教育提高百姓素质)”的艰苦努力,越国转弱为强。公元前473年,终于灭吴兴越。
吴灭之后,越王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但他急流勇退,不辞而别,来到齐国,开始新的生活追求。走时,想到文种曾对他有知遇之恩,便投书一封,劝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文种未能听从劝告及时隐退。后来有人诬告他要造反,勾践便赐剑一把,令其引颈自杀。
范蠡至齐,改称鸱夷子皮,及时进行智慧转型,将其政治、军事智慧转化为商业智慧,经过苦心劳作,围海煮盐,捕鱼养殖,再获成功,积资数万。齐人听说他的贤明,要请他作相。范蠡喟然叹道:“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这都是布衣百姓能达到的极致了;久受尊名,终非好事!”于是,把部分家财分给亲友乡邻,带着一些值钱的珠宝,从小道离开了齐国,来到了陶,变易姓名为“陶朱公”,继续经商做买卖,没几年,又置下了万金产业,远近闻名。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为国家利益委身于夫差的美女西施,被范蠡带走。西施的下场亦有另一种说法:说她被越军作为叛国贼沉于江。从理智上讲,我颇相信后说,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只须数个鲁莽之徒,在一片喧哗声中,就可干出令历史遗憾千载的蠢事。但从感情上讲,我愿绝顶美丽的西施随绝顶聪明的范蠡跳脱苦海,获得了新的人生。此后,范蠡携西施,带美酒,终日与清风流霞为伴,驾扁舟泛于江湖。从此,“陶朱公”成为古代靠智慧与勤劳致富、并得以享受美好晚年的一个灿烂符号。
历史上,也有不少著名伟人,事业成功了,却被人害死了,或累死了。极少有象范蠡这样的人,功成身退,及时将政治、军事智慧转化为商业智慧并获成功,在晚年获得了极高生活质量的人。
范蠡,是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