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据累计所收礼物计算积分
排序:据累计所收礼物计算积分
霸王本可不别姬
----历史人物杂侃
“霸王别姬”,也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但俺对楚霸王项羽将军,遗憾多于崇敬。认为他本可以不演出那场悲剧的。
从事业上说,项将军一生犯了三个主要错误:
其一,叫做不会网罗人才。后来要了他命的军事天才韩信,先前本是投奔他的。他让韩信干嘛?当“执戟卫士”!就是说,叫小韩拿一把戟傻兮兮地戳在那儿守营门。难怪小韩跑了。就这样,许多真有本事的人跑到俺老刘家,他只剩下一个范增老头儿,嘴上叫人家“干爹”(亚父),但到了关键时刻不听人劝,最后把老头儿也气跑了。
第二,不会笼络将领。他的部下在战场上血战,立下战功,他本应对那些将军奖赏一番,激励人家好好干。可他封别人一个官后,把官印拿在手上看了又看,印角都磨圆了,就是舍不得递出去,象是忽悠别人一样。这样做,部下哪能有积极性?你再看刘家祖宗:韩信向他讨一个“代理齐王”(“假齐王”)当当,他本对这种讨官要官的作风很生气,一句粗话脱口而出:“他妈的,……”但此时张良把他的脚踩了一下,他马上改口说:“他妈的代什么理?老子就封你当个‘正式’齐王!”你想,韩信不为他卖命么?
第三,不会收买人心。项将军杀人的兴趣与造诣都很高,一次与秦兵作战,俘虏了二十万人,他老先生把那些降兵全活埋了。要知道,那些兵也是广大老百姓的子弟呀,他这样做,难怪老百姓对他恨入骨髓。你再看老刘家,打入秦的首都咸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简直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难怪姓项的打不过姓刘的。如果项羽不犯上述致命错误,“别姬”的就不是项羽,而是刘邦了。
刘、项起兵抗秦,而后互相争斗,经过八年抗战,项羽是越战越弱,刘邦是越战越强。最后,项羽被韩信围在垓下。张良又发起了一场心理战,四面唱起了楚歌,把他的人唱跑了一多半,于是,“别姬”的戏正式上演了——杀人不眨眼的大将军象个小白脸般哭起了鼻子,边哭边对他深爱的虞姑娘唱道:“俺的力气能拔山啊,俺的勇气能盖世,可是老天爷不保佑呀,连俺那马儿也不奔驰。马儿不跑没法子,小虞小虞我的爱人呀,俺可把你怎么办?”(此乃鸿哥所译。原文为“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怎么办?假设鸿哥俺在他身边,会对他说:“请项将军派一千人马,掩护虞夫人突围。突围成功后,让她在脸上摸一把泥,再涂一层灰,穿件破衣服,藏起来再说。将军随后突围,也伪装身份,与她见面,再另做打算,争取卷土重来。”要是真能照俺说的这样做,“别姬”也许只是“暂别”。
可惜,项将军被失败冲昏了头脑,身边又缺少高明之士指教,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爱人,当着他的面拿宝剑抹了脖子。这下子可就是“永别”了。唉,项将军真是一错再错啊!
事业失败的人,最终没能保住爱情!让爱人自迫自杀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俺尊敬的老师李清照曾表扬过项将军:“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俺不同意李老师对项羽的评价,将她的诗改了一些字,变成一首歪诗赠给项将军:
生未做人杰,死亦非鬼雄。事业不成功,爱人血泪红!
项将军失败的经历对今天立志做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有启示作用。完全可把他作为一个反面例子,与他反着来。如果你创建了一个企业:一,你要善于网罗人才,把那些真有本事的人招入自己的企业。二、对骨干委以重任,不必论资排辈,可给与他优厚待遇,破格提拔。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升本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万一失败了,也不要自甘沉沦,要想法东山再起。尽力争取事业的成功。
我在一首诗里
写风月,写流年,写姻缘
心中的远方与所有撕裂的碎片
落在一笔一划间
每一段文字
每一个小结
都藏匿着
相逢时的桃花盛放与思念
可是,你从来不看我的诗
你更不知道
一首诗的承重与忐忑不安
上联:莫言路遥,各有渡口风雨桥
求对下联。
AI对的下联:鲁迅从文,同为时代灯塔人
网友的下联:可染大千,同绘人间日月天
我对的下联:可法致远,断肠人在烟花月
史可法、马致远
断肠人在天涯
烟花三月下扬州
几两纹银折断腰,
桃花难觅夜多猫!
香烟在手根根短,
白酒柔肠每每高。
一一徐闻:柯应滨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妙玉为啥“世难容”?
在警幻仙姑演奏的“仙曲”里,关于妙玉的那段叫《世难容》。其中有几句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由此看来,妙玉最值得称道的优点是气质美,有才华。而最显著的缺点是孤僻、高傲、有洁癖。
妙玉的这种毛病,从她的一次接待活动中表现得很充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表现出超人的“乡土情趣”与搞笑本领,把贾老太太哄乐了,带着她伴着公子小姐们到处走,来到妙玉的栊翠庵。妙玉拿出珍藏的茶具招待客人,但被刘姥姥用过的一个很名贵的成窑茶杯,她嫌脏,竟然不要了。在宝玉的建议下,送给了刘氏。她说:幸亏这个杯子自己没喝过,如果喝过。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给刘,真是“洁”到了“世同嫌”的地步! 黛玉问她用来泡茶的水是否为“隔年蠲(音juān,积存之意)的雨水”,她冷笑着指责黛玉“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敢这样批评林妹妹的,大观园中决无第二人。同样高傲的黛玉对此竟然没生气,说明妙玉的狂傲姿态让人们习惯了。
可是,透过妙玉的孤僻与高傲,我们却可以发现她内心的烦恼与追求。读者可以看到:她用珍藏的名贵古董茶具为钗、黛沏茶,唯独拿自己日常吃茶的绿玉斗给宝玉。显然,这是一种变形的亲热姿态,茶杯是用以表达亲近信息的中介。后来,在一个大雪天,人们商量去栊翠庵采一枝梅花来观赏,都知道只有宝玉,才能从她那儿求得最好的红梅。黛玉说:“有了人(跟着宝玉),反不得了。”到底是恋爱着的女人最了解恋爱着的女人!妙玉对别人的生日置若罔闻,唯独宝玉生日时,她主动送上“生日贺卡”(拜寿帖):“槛外人(即世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晨”! 那高雅的祝福文字颇似她为人的外在风貌:既“高”,且“洁”。但细一想,高洁的外壳隐藏着正常的心理内容:一颗扭曲的求爱的心,一股压抑的燃烧的情!
这种压抑是由当时的社会背境和妙玉的人生经历造成的。她本出生于显贵之家,从小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小说第十八回介绍她“祖上也是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代替她出家的人)皆不中用”,不得不“亲自入了空门”。随着时光流逝,父母故去,亲戚疏远,权势不容,便做了女尼,后被请入大观园。可见她成为带发修行的尼姑,本出于无奈的应急措施。大观园中除贾氏姐妹外,每个具有高贵身份的青春少女,都有权利与可能去追慕、亲近、爱恋宝玉。可是,妙玉因“出家人”的特殊身份,迫使她加倍压抑这可怕的火苗。她是所有少女中最“不幸”的一人。黛玉、宝钗、湘云等人都能相当自由地亲近宝玉,唯她不能。她甚至不如袭人、晴雯等下贱丫头。而她亲近宝玉的要求,却与他人无异。以致后来在参禅时以“走火入魔”的方式变相地向心爱者输送情感信息。她在幻觉中见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她,她不肯去。因其中没有令她“心跳耳热”的宝玉!这次“入魔”未能平息她心中的爱潮,倒是不少浪子传出十分不利于她的流言:“这样年纪,那里忍得住,况且又是很风流的人品,很乖觉的性灵,以后不知飞在谁的手里,便宜谁去呢。”(87回)可以说,这是她以后遭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妙玉若不进大观园,也许她可以做个比较实在的尼姑。然而,她进入了一个由帅哥和美女组成的“朋友圈”,被宝玉无意间撞开了那扇紧锁的心灵之门,这位“仙姑”便在精神上“下凡’了,由天国降到红尘,由佛堂回归世俗。当她自称“槛外人”时,其实已堕入“槛内”。由此看来,妙玉只不过是个披上尼姑外衣的世俗女子,没有真正进入佛门。正如惜春对她的评价:“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87回)于是,多种因素注定了她的最终命运。
妙玉的下场不好:“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世难容》)其生命历程演示了从“过洁”向“肮脏”的转化。她被一伙恐怖分子劫持,等待她的,是可想而知的悲惨下场。妙玉的不幸遭遇,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妙玉的人生经历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生动例子,这个文学形象对今天的人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即使一个人象妙玉那样颇有文化素养,及高雅的外表,也不能学她的那种“太高”、“过洁”!从哲学角度看,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太”、“过”是一种极限状态,可能会导致“物极必反”,使好的东西向坏的方面转化。常言道,处世须谦虚谨慎、低调做人。这里面有哲学智慧。妙玉式毛病轻则会影响其日常生活与社交活动,脱离群众,令人厌恶;重则会遭受意想不到的人生挫折,下场不好,让人惋惜。有此毛病的朋友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接受他们的帮助与治疗;更重要的是应端正自己的观念,弄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洁!大量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只有那些为祖国强大、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的各类普通劳动者最高尚、最纯洁,当然也只有他们最可爱!今天的年轻人,都应从妙玉身上吸取教训,做一个真正高尚、纯洁、可爱的人,一个拥有真正幸福生活的人。
如今铜臭乱红尘,
宝马车中挤女人。
世外桃源谁羡慕?
真情不值两三纹!
一一徐闻:柯应滨
This is a poem written yesterday by my 15 years old son, Michael Huang, for his English class assignment. Words can't express how proud I am.
【微型玄幻小说】林晨曦的欧美奇遇
在成都的一个宁静夜晚,14岁的初二女生林晨曦从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遗书中,描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却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深深绝望。然而,就在她的肉体静静地躺在冰冷棺材里的那一刻,她的灵魂却意外地挣脱了束缚,踏上了一段奇幻的欧美之旅。
林晨曦的灵魂游荡在欧美的城市与乡村,目睹了与家乡截然不同的风景。这里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地奔跑、嬉戏。当她走进一所学校时,她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孩子们并没有像她生前那样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
她好奇地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热烈地讨论着各种有趣的话题。这里没有压抑的气氛,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只有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林晨曦的灵魂不禁感慨,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如此快乐。她回想起自己生前的经历,那些无尽的夜晚、那些疲惫的身影、那些因为课业压力而逐渐消失的笑容。她突然明白,真正的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承受无法承受的压力,而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在这段欧美之旅中,林晨曦的灵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启迪。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思考着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最终,林晨曦的灵魂回到了自己的身体旁,她默默地注视着那个曾经承载着她无数梦想和绝望的肉体。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消失在了空气中。
而在这个世界上,林晨曦的故事却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人们开始反思现有的教育模式,思考着如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更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人们期待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