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章排行榜

排序:据累计所收礼物计算积分

蛇年说蛇

今年是蛇年,想说一说蛇。

人常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无疑,蛇也是人类的朋友之一,而且是好朋友之一。

从社会服务角度讲,蛇浑身是宝,可为人类提供不同的服务。蛇肉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锌、铁、锰、钴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蛇肉是一种优质食品;蛇皮可作精美的皮革制品,如皮包、皮带等,优质蛇皮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二胡、三弦、手鼓等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为我们欣赏优美的民族音乐作出了贡献;至于蛇胆、蛇毒、蛇骨、蛇油等则是优良的药材,可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早在唐代,人们就知道其毒素“可以巳大风、挛腕、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天,人们常把蛇药作为强身健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美容护肤和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特效药。应当说,蛇为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从科学研究角度看,蛇还在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蛇的流线型体态给人们以启示,使人们在制造飞机、潜艇、内燃机火车等运载工具时采用流线型外观,大大减轻了空气的阻力,提高了运行的速度;响尾蛇的尾巴对红外线的灵敏反应在仿生学上有重要的意义:启发人们研制出响尾蛇导弹和热幅射探测仪;蛇对自然界变化的反应比其它动物更灵敏,在预测地震的猫、狗、鼠、猫头鹰等二十多种动物中,其灵敏性位居其首,这对人类来说,可谓功不可没;此外,蛇是鼠的天敌,一条蛇每年可捕食一百至二百只鼠,大大减轻了鼠害,维持了生态平衡,这又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然而,蛇的好处还不止如此!用文学艺术的眼光看蛇,它也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115 0
赏花 送币

鸿哥侃红楼21《侃香菱》

自我实现与约拿情结

——香菱学诗给今人的启示

《红楼梦》中有个很有特点的婢女,就是薛蟠打死冯渊而强行买下的丫头——香菱。后来,她被迫成为薛蟠的侍妾。说起来,香菱也有不凡的来历,她本是乡绅甄士隐的千金,不幸被人贩子拐走,从此沦为卑贱的女奴。警幻仙姑的册子上给了她一个“副册”的待遇(“十二钗”都是“正册”人物),可见作家对她的重视。这个人物的故事对今人有什么启示呢?

当其主子薛蟠被柳湘莲狠狠教训一顿,丢尽脸面,被迫离乡避羞后,香菱随着宝钗住进了大观园,从此生命史上翻开有意义的一页。也许是因娘胎里带有书香之家的“慧根”,也许是受了林、薛等“雅女”的影响,她狂热地爱上了写诗,并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重塑了自我,成为一个“婢女诗人”。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120 0
赏花 送币

木芙蓉,相从款款莫匆匆

木芙蓉,学名芙蓉,不仅有"三醉芙蓉”的雅号,还有“弄色芙蓉”之誉称。其因是其花不仅硕大色丽,且色一日多变:早晨花开是白色、上午变为淡黄色、中午和下午又由浅红变成深红,这就是世人羡之爱之因所在。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5 0
赏花 送币

写给2025年的自己:一定要热爱生活,爱自己

       时至今日,我依然处于暴躁和怨恨的泥沼之中。一年的时间了,心态一直很焦躁不安!没有耐心和恒心,以及包容心,去体悟生活,我的人生很空洞,很迷茫,像是被迷茫的雾霭层层笼罩。


       言辞像一把锋刃,割伤了别人,也让自己变得狰狞,恐怖,难看。


       生活赋予我的苦难和不幸运,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让我变得面目全非,久而久之,在岁月的蹉跎中,我悄然遗忘了初心!


       优雅,是与我相向而开的花。我对生活的反击,充满了僵硬、撕裂与疯狂的愤恨,然而,生活回馈我的,却是无尽的狼狈。


       一个人一旦不能以柔和,和慈悲心面对生活和世界,就会变得自私和愤恨!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繁杂琐碎,头脑混乱清醒,逻紊乱无序。他无法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事态,而是一直宣泄自我的不满和埋怨!


       人生在世,最应该洞悉世事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然后坦然接受,我们不能因为失去和得不到,丧失了对生活的热爱,活在愤懑的深渊。


       日出,即有日落,月圆,即有月缺,变幻无常才是不定的定律,当你违背了定律,是会以付出沉重为代价,依然无法扭转乾坤。


       其实,那些失去的东西,又何曾属于过自己?失去,不过是归还罢了!


       人总要拥有,让万物回归本真,互补干扰,互不相欠的坦然和勇气。那时候自然会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尘归尘土归土……


       世间从来没有结伴而行,每个人都是孤独而来,孤独而去,用心体验和感悟一生的旅程,富足内心,不画地为牢,不囚禁思想和灵魂,就是活着很好的方式!


       我们最应该做到的是,守护自己身体健康,让心灵自由放松!不要因为某件事,某个人,某段情,而耗费生命和精力……


       世间的一切都有因果和定数,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曾对你的好,是纯挚的,没有任何功利和欺骗!一尘不染……


       你就像一阵风,吹进了我的生命,我的情感如同迎风而开的格桑花,为你芬芳馥郁,为你心醉神迷……


       我无愧于心,无愧于情,无愧于遇见,无愧于缘分,热烈而赤诚,就是对这一生最美的答卷。


       至于往后余生,如果还能拥有,说明缘深,这是我的幸运,如果缘尽,也会淡然送别,不强求,不贪恋……我曾付出过的真诚相待,足够慰藉无你的岁月,了无遗憾。


       愿往后的自己 ,像花,像树,像大自然;


       像花儿一样娇艳,以明媚之姿迎接朝晖夕阴;


       像树一样坚毅,扎根深处,无畏风雨;


       像大自然一样,广袤包容,拥有无尽的力量与宽厚的胸怀......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5 0
赏花 送币

榜扎尼的美丽传说(散文)

  火塘的旺火,照在活袍(作者注:阿昌族的经师)沧桑黝黑的脸庞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沟壑般的皱纹仿佛是从沉淀了远古传说的脑回延伸而来。

      活袍用竹火夹摇晃着土茶罐,悠悠的茶煳香弥漫在堂屋里,滚涨的水倒入土茶罐,“滋”的一声,鼻腔、嗓子眼顿时甘苦回味,让你滋长起了原始欲望。当活袍慢条斯理地把茶汤分倒在几个小茶杯里,次第递给围坐火塘的老老少少,往土茶罐续了水,炖入炭火后,才抬起茶杯,自在地咂了一小口。整个过程连贯娴熟自然,吊了你的胃口,还俨然让你有了一种听他讲故事前清心宁静的意境。

     远古的故事缓慢地从沙哑的声音走来。屏息静听,思接千古,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如一股清泉,清澈透亮,直抵心灵。

      那条大河在山涧奔涌,水流漫过长满青苔的鹅卵石,如绿色的绸缎飘逸曼妙,浪花飞舞处如碧玉飞溅,河湾深水处,又如光洁的翡翠晶莹深蓝。一马平川的坝子、魏巍的群山、莽莽的森林,因大河而鲜活而有灵气。不知什么时候阿昌人来到的这里,看中了这里的山水交融,看中了这里的沃野千里,安营扎寨,开疆拓土,繁衍生息。

      又不知过去了多少的岁月,河水依然愔愔流淌,群山依然俊秀壮丽,坝子依然辽阔肥美。阿昌人依然创造守护着自己的幸福家园,生生不息。曹扎,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孩子,来到人世间不久,灾难就降落下来,父母双亡,一间茅草屋便是他的栖息之地,亲戚邻里便是他成长的依托,而那条大河就是他的精神家园。说来也怪,从来没有人教授曹扎游水,他偏偏能够在水里如鱼一般自由翱翔。等他长大成一个大小伙的时候,捉鱼弄虾,已然成了他谋生的活路。

       坐落在大河沿岸,群山之中的阿昌山村,清晨云雾缭绕,傍晚霞光万道。水永远温柔如阿昌少女,山永远阳刚如阿昌汉子。那山岩脚下,深不可测的龙潭,蓝天白云,森林树木,倒影其中,水天一色,幻化出无数的景象,仿佛完美地在描绘阿昌人的美好生活,也为曹扎编制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龙潭里鱼就像是曹扎的伙伴朋友,他从来不愿去伤害它们,每次下水就抓一条鲤鱼,至多两条。这天,曹扎一个猛子下去,一条鲜活的鱼就在他手中舞动着浮出了水面,把鱼装入竹筒,再一次钻入水中,抓到的却是一条鲜红的鲤鱼,阳光下鱼鳞金光闪闪,这是曹扎第一次抓到如此美丽的红鱼,让他高兴得忘乎所以。然而,曹扎发现红鱼眼睛里发出了幽怨的目光,还不停地流出眼泪来,曹扎顿生怜悯之心,赶忙装进竹筒,生怕红鱼会受到哪怕一点点的损伤。

  曹扎一溜烟地奔向家中,小心翼翼地把红鱼放到水缸里。只见那红鱼鱼尾如扇子一样摆动着,鱼鳍划来划去,犹如蝉翼般的裙摆在风中飘动,眼睛妩媚而灵动,又似乎透着一种哀伤之情,让曹扎不忍目睹,更不忍心变成盘中之餐。

      曹扎,每天闻鸡而起,出外奔波挑柴种地,回家还得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可这天回到家里,但见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还有香喷喷的饭菜炖在锅里。幸福来得太唐突、太突然,问邻里谁也没有见有谁来过,他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找不到答案。第二天回来、第三天回来依然如故。

      第四天清晨,曹扎如往常一样出门,半道返回屋后,悄悄爬上屋顶,撕开厚厚的茅草,静静地看着屋里的动静。当第一缕阳光温暖地从篱笆缝里照进堂屋,简陋的家变得一片光明。突然,那红鲤鱼跃出水缸,脱去闪闪发光的鱼鳞,变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开始洒扫庭除,生火做饭,惊得曹扎目瞪口呆,是在做梦么?使劲地揉着眼睛。

  曹扎屏住气息,千真万确地知道了这几天神秘莫测的秘密,刹那间血液在心房涌动,爱情的火焰燃遍全身。梦中的仙女就在眼前,让他眩晕,让他不能自己。我要得到她!我要拥有她!强烈的欲望催生出原始的邪念。情急之中自然地闪耀出智慧的光芒。曹扎从房顶一跃而下,将红鱼的鱼鳞外衣紧紧抱住并藏了起来。那美少女再也不能变回漂亮的红鲤鱼。并一五一十地告诉曹扎,她是龙王谣袍的女儿,是榜扎尼(作者注:阿昌语,龙王的女儿。)那天在龙潭游玩,被曹扎捉住了,她感激曹扎的不杀之恩,又可怜曹扎的孤苦伶仃,才有了之前的故事。

  其实,榜扎尼已被曹扎的勤劳善良所感动,已经悄悄爱上了这个自立自强的阿昌汉子。对曹扎的鲁莽也就不去怪罪。说是一见钟情,说是美丽的爱情上天注定,那种你爱着我,我爱着你的情素,消解掩盖了一切对方的不足。从此,美女情郎如胶似漆,出双入对。传奇的故事传遍了村村寨寨。多少人投来了艳羡的目光,亲戚朋友送来了美好的祝福。

5 0
赏花 送币

梦的故乡

  雨季的天空布满了乌云,时晴时雨,公路飞架在彩云间,踏着云的足迹,盘旋在重峦叠嶂的高黎贡山上,车穿越崇山峻岭,俯冲入怒江大峡谷,溯江而上,几十公里后,跨过汹涌澎湃的怒江,再度循入群山之间,不一会就进入了一片铺满玉米绿色的盆地,这里青山环绕,溪水潺潺,村庄依山傍水鳞次栉比,眼帘中除了村落建筑中的白色反光以外,绿色以外还是绿色。

     早有朋友在路口等候,下车寒暄,握手,未免心里有些激动。在朋友引领下穿过丹拱丹(阿昌语:田中田)诺兆整(阿昌语:放牛山)苗丹(阿昌语:刀田),又开启了进山模式,沿着弯曲的水泥路向朋友的山庄进发。

     藤蔓般的盘山水泥路,有点狭窄,会车都有点困难,路上路下全是森林,严格地说是核桃林,整条路都掩映在结满核桃的树林里,大约走了七八公里,经过一条小溪便是朋友山庄的所在地妙戛整(阿昌语:寻找草药的远山),虽是多雨的季节,这小溪里依然清澈见底。此时算是进了“山门”,可要到达朋友的驻扎处,还有两公里多的便道。

     在近两公里多的便道上,朋友设了三道铁栅栏,到得第一道栅栏,一棵硕大的杜鹃花树就长在栅栏旁边,朋友开玩笑说,这是他的迎客花,可惜,不是开花的季节。进入朋友的“地盘”,一群在便道觅食的锦鸡慌乱地窜入路旁草丛,让我惊奇不已,想不到这里竟然有野鸡自由出没。缓慢前行,高大的楚冬瓜树、松树、西南桦遮天蔽日,矮处各种灌木藤蔓参差披拂,又经过两道铁栅栏,钻出林子,在相对开阔的山峦上矗立着一间平房,这便是朋友的山庄。

      规规矩矩的房舍,认认真真的围墙,方方正正的院子,板板扎扎的大门。完全不是我所想象中的柴扉茅屋。院子分明是个花园,除了桂花、玫瑰、格桑花等常见的花卉以外就是叫不出名的奇花异草,当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一时让我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虽在这深山老林,可电灯电话太阳能自来水(山涧引来的山泉水)一样都不落伍。女主人早就做好饭菜等候,就在花园边走廊上,摆下四方桌,三年的腊肉炖黄精、腊猪脚、两千多海拔才生长的野菜、奶浆菌煎鸡蛋上得桌来,不必说吃,就是眼福嗅觉都是美妙的享受。朋友拿了一瓶为纪念阿昌族民族英雄左宗棠专门从茅台定制来的的左公坊,就要开干,一同前往的朋友慌忙制止,说还是要喝当地自制的“茅台”——包谷酒,不过大家还是争不过主人,每人先斟了一杯左公坊,于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大家沉浸在老友相聚的兴奋快乐之中。

     朋友非常健谈,他似乎有说不完的经历,事实也如此。他当过解放军,复原回乡从村干部干起,做个乡镇党委书记,当过县畜牧局局长,在县政协调研员岗位退休。上世纪80年代,他向有关部门反应报告,并各家各户地调查落实,甚至签字盖手印,硬把这里的阿昌族恢复了族源。他对核桃栽培倾注了大量心血,漫山遍野的核桃林有他一份深情,他对养蜂情有独钟,潜心研究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为大山里的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他有一套神秘的养猪技术,夫妻两人饲养了几十头.肥猪,用他的话说他杀猪就像杀鸡一样,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想杀哪头就杀哪头。他对自己的名族爱得深厚,这里这么多年来阿昌族的各项事业发展,都少不了他的心血。他的每段经历都是一段精彩纷呈的故事。我们说人生短暂,一辈子能够做成一件事情,已经实属不易,然而,他几十年里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他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大家转移到烧烤房,朋友执意地要烤肉,大家都不同意了,于是朋友拿了新鲜的玉米烤了来下酒,酒就这样无休无止地喝着,火塘熊熊的火焰陪伴大家谈古论今,直到凌晨。

     酒后的睡眠让我们一觉睡到天光大亮,以至于一夜的大雨也没有感觉。吃过女主人做好的早餐。朋友带我们到名叫打子背(作者注:打脊背)的温泉沐浴。那是在聚宝盆一样的盆地不远处的山谷里,一股温泉瀑布喷洒而出,算不上“万丈洪泉落”但一定是“奔流下杂树,空水共氤氲。”天然的温泉,不用添加凉水,温度恰到好处。可能温泉冲击力太大,被人为地分割成了两台,形成两个瀑布群,下面这台的温泉瀑布约摸一丈多高,直接地冲向池子,站在池子中央,弯下脊背尽情地让泉水“打”脊背,是这里的人们天赐的享受。据说你哪里疼,就“打”哪里,会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我躬下腰,尝试着“打”的滋味,那种水的冲击力,确确实实就是被用力在拍打的感觉,不过一会,不得不败下了阵来。痛快淋漓的温泉浴,洗去了宿醉,身体有了被掏空的感觉,神清气爽飘然欲仙大概是此时此刻最贴切的感受了。想来这样的惬意就是传说中的神仙之味道啦。

      走马观花地绕了一圈“聚宝盆”,参观了阿昌族祖先祠,在阿昌族窝乐广场拍照留念,返回朋友山庄。吃罢女主人做的重楼烀鸡,又开始了朋友烧烤房的“酒文化”。

       朋友说他自己养的“山猪肉”味道不一般,让我们尝尝,他端来一大钵头里脊肉,我一看就头晕脑胀,怎么可能还吃得下去?何况才刚吃了饭!哪不知,礼貌性的第一块烧肉就让我欲罢不能,一大钵头还不够,朋友又切了半大钵头来!人世间还有如此美味的猪肉,我感觉自己好low啊。

      云南的“内地”竟然有资源如此富集的地方。于是乎话题就此一发不可收。朋友山庄方圆几公里内都是原始森林,从地名妙戛整(阿昌语:寻找药物的远山)就可以想到这里曾经是阿昌族祖先采集药材的远山。时至今日,各种野黄精、土三七等名贵中药材唾手可得;待到杜鹃花开时,这里就是花的海洋;野鸡成群结队地自由散步,麂子时不时围着山庄撒野,破脸狗(作者注;果子狸)一群一党地在野果树上上蹿下跳;除了朋友养的蜜蜂以外,还有葫芦蜂等各种马蜂;鸡枞、奶浆菌、红菌、牛肝菌等野生菌比比皆是。简直就是“动植物王国”的一个缩影。

      我们聊到了阿昌族史诗中的盐婆桑姑妮、诺顿盐井;聊到了遮帕麻与遮米麻、桑姑妮斗智斗勇,用菌子毒死腊訇的传说;说到了桑姑妮用在菜肴放了食盐,让遮帕麻的天兵天将有了力气,提早完成了南天门的工程。是啊,阿昌族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桑姑妮发现了盐,开辟了盐井,也因为盐这里曾经血雨腥风。历史的天空把一切都淹没在了这千刃万山之中,留给我们的就是这些能够证明阿昌族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荣昌盛而取下的地名,以及洋洋洒洒的《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史诗。

       话长夜短,凌晨两点才晃晃悠悠地上了“二台平子”。

      朋友大名左续忠,41年前在梁河阿露窝乐节与他相识,几十年过去,再未谋面。去年他从调研员岗位退休下来,直奔山庄,他谋划着要做动植物保护的楷模;他还要继续深入挖掘阿昌族在云龙的历史文化,做好阿昌族经济文化事业的引领;他还要继续做好与德宏等地阿昌族同胞的纽带使者,促进民族团结。或许41年前在梁河算是惊鸿一瞥,而今再相会他依然年轻,精神矍铄,他俨然已是个阿昌族的名人,更是个做什么成什么的实干家。在他身上有一种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短暂的相逢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一种肃然起敬的感佩油然而生。

       门外几棵核桃树硕果累累,山庄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东风放虎归山去,明月迎春引兔来”,对联是云龙著名阿昌族农民作家李赵忠先生的手笔。因为朋友去年虎年退休,而夫妻俩都属兔,意为归隐山野,沐浴清风,以明月星辰为伴,过神仙般的日子。这可能只是赵忠先生的愿望与期许吧。其实,我更想用一句佛语来与我的朋友共勉: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5 0
赏花 送币

现代诗《巍巍高黎贡》

数百年前

山巅上徐霞客

放眼瞭望

这边怒江

那边伊洛瓦底江

惊呼那么长那么高


百年前

马帮蹄声悠悠

驮着洋锅洋油

还有山歌

夜深处烧了个火塘

用烟幕吓走虎豹


80多年前

从那边来了一群倭寇

炮声响起

惊动山上神仙

霹雳一声

魔鬼烟消云落


数年前

山间架了一座桥

叫龙江大桥

但见车窗下

碧碧一线小龙江

更有云雾飞其间


看今朝

银锄挥舞

山腹中挖条长龙

贯通东西

说要去印度洋

圆那世界联谊梦

5 0
赏花 送币

今日立春,岁月重启

立春所“立”的,不是春花,不是春风,而是“春心”。当我们听见心中最柔软的深处,有朵不知名的花朵悄悄绽放,春天就已经来了。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10 0
赏花 送币

用数学方法消除黑洞奇点问题

根据广义相对论,大质量恒星结束核聚变,中心会坍缩到史瓦西半径以内而形成黑洞。根据英国物理学家彭罗斯和霍金证明的奇性定理,黑洞中心会产生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在奇点处时空终结,物理规律失效。这是一个预言中的奇异点,实际存不存在无从验证,因为它永远被黑洞视界包裹着,黑洞视界阻止了外界获取内部的任何信息。

物理世界不存在奇点,如果有,那就是用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出了问题。可以通过修正万有引力定律来避免出现奇点问题。这只是个数学方法,与物理世界并不一定吻合,但也不会影响现有的物理体系,就是不会添乱。

通过对万有引力常数的修正,引入万有斥力,消除了黑洞奇点问题,也解释了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来源。宇宙膨胀收缩都会对万有引力产生影响,从而可以解释星系的形成与解体。

详细内容请点站外链接阅读。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480 0
赏花 送币

游黄石仙岛湖

星罗棋布千岛多,卷地风起镜未磨.

群山怀抱落翡翠,绿葕摇曳映清波。

5 0
赏花 送币

虞美人·汴河路

好游汴景环城路,途远情弗怵。

落霞秋水野凫休,孤鹜单离故岸夜长忧。
闲人漫步谁相伴!月影同江畔。

暗言今意几丝真,琐事暂无夕落作星尘。

5 0
赏花 送币

白莲英雄传(6)

第六回 悲诉血泪帐,勇闯豺狼穴

原来,这个蓬头垢面的姑娘就是黑妞。聪儿极力控制自己的感情,轻轻叫了一声“黑妞!”黑妞猛听有人叫她,简直怀疑是自己听错了。抬头一看,正是几年前在船上结拜的那个干姐姐,不由得悲喜交集,扑到聪儿怀中,叫一声“姐姐”,泪如雨下。聪儿也不禁涕泪纵横。一群人过来看热闹,齐林把她身上的草标拔了,丢在地上,拱手对众人道:“各位乡亲让让,这是我失散多年的妹子。”围观者渐渐散开,有人唏嘘不已。

聪儿拿汗巾擦干黑妞的泪水和脸上的灰尘,见前面不远处有个小吃摊,走到摊边,要了三碗面汤,几个锅奎。黑妞饿极,狼吞虎咽。聪儿看了,又是一阵心酸。齐林指指刚才那个穿马褂长袍的中年人,问那小摊主道:“请问那位是何人?”小摊主回答:“他是本城首富,梁兰欣员外,紫云楼的主人。”“那紫云楼干嘛的?”“提起这紫云楼,无人不晓得,既是大酒店,又是烟……”说到这里停下,瞅瞅聪儿、黑妞一眼,转过身对齐林低声说道:“这梁兰欣,人人叫他‘娘烂心’,真是狼心狗肺之徒,他的叔父是钟祥县令梁有麦,父亲是离此地不远的大镇雨岩驿的总管、大乡绅梁有谷,家资万贯,与官府勾结甚密。他经营的那店铺既是一个豪华的酒店,也是一个妓院,特别令人寒心的是……”说到这里,那摊主更是放低声音在齐林耳边咕噜几句,聪儿只听得“人肉”什么的,见齐林怒目圆睁,脸色发白,一层细汗从额头渗出,竟把喝汤用的一根汤匙也捏碎了。聪儿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回答。

请点站外内容欣赏
105 0
赏花 送币
共1616条记录
我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