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据累计所收礼物计算积分
排序:据累计所收礼物计算积分
第十七回 当阳首举义,郎中巧施医
齐林清清嗓子,用那渔鼓腔唱道:
“做皇帝耶真爽快!”
姚武道:“当然爽快!可老百姓们却不爽快了。”齐林接唱道:
“娶六十房俏太太!”
聪儿掩口笑道:“该死,该死!难怪你未唱时先用眼睃我。”众笑。齐林怕被她打断,赶紧接着唱道:
“三十个垫来呀三十个盖,
死了也划的来也,
哎咳哟,哩吗郎当依子哟~~”
唱到最后一个音,突然向上挑起,仿佛带上了个钩钩儿,众人笑得酒菜直喷,一个个笑弯了腰。聪儿不依,要罚他三杯。齐林道:“干嘛要罚?”“你唱的什么鬼歌?不合规定!”“怎么不合规定?哪个皇帝不是那号货色?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荒淫无耻。我这歌不是骂他,难道是为他歌功颂德?”众人一听,觉得他说的还真在理。但聪儿不依,定要罚他,说道:“要娶那么多女人,这心眼坏透了!”程静抿嘴直笑,黑妞边笑边叫:“姐姐吃醋了!姐姐吃醋了!”齐林不得已,饮了三杯,道:“我的姑奶奶,别说六十个,刀架在脖子上,叫我再娶一个,我也不干!”众人笑得更凶。
第二天一早,在襄阳通往南方的驿道上,走着一个江湖郎中。此时已是冬天,只见他棉衣外罩一件蓝布长衫,脚穿一双家做的棉鞋,鞋底钉上牛皮。头上的辫子盘了,戴顶吕宋帽,左手持一根竹杆,上挂的布幡上写着:“手到病除,起死回生。”右手握两块铜片,不时叮叮当当敲几声。背上背着一个包袱,里面装着一些常用药品和干粮,他正是姚学。奉总教师之命,他拟择路经过当阳、江陵,直抵武昌,再北上麻城,向西回到襄阳。这个圈子包括了当时白莲教最为活跃的几个地方。
第十六回 俚曲别亲友,求贤踏征程
齐林酣睡已足,一觉醒来,不见聪儿,只见黑妞在一旁看书,便问:“你姐哪儿去了?”黑妞答道:“到襄阳城西边的青菱庵烧香去了。这次出奇兵,多亏庵中一位老尼带路。”
正说着,聪儿回来了。齐林见她回来,二话不说,开口就问她如何识得韦田的真面目,如何派兵相救。聪儿笑道:“那奸贼既要演戏,就难免露马脚。那天你对我详细讲了夜探大牢的经历,我当时就有一些疑问不得解释:一、当时你等救师无望,并摆脱了清兵,正要翻墙回店之时,为什么那‘刘之协’就在那时突然出现,并拦住你的去路?他武功高强,应就地帮助你们脱险,为什么大费周折,把你们领到一个围墙并不太矮的地方?这一切,令人不得不疑。二、他把你们领到那堵墙边,应说是神不知,鬼不觉,为什么清兵却早有布置,把你们围了起来?幸亏你武艺高强,免遭敌手。显然,清贼早有周密部署:首先是采用残忍的手段囚禁师祖,并废除他的武功,使任何劫狱行动都不易成功。其次是以师祖为钓铒,继续搜捕敢于劫狱的武林高手。那‘刘之协’的任务是,如果发现有英雄劫狱或探监,就把来人领到那预先设计的陷阱中去。三、清兵追赶你们时,‘刘之协’竟然歪了脚踝,一个武林高手,非同常人,出现这种疏忽,极不正常。只能说明他是有意拖延时刻,便于清军抓住你们。你们在草棚中时,他本来可以下手擒你,但因见识了你的武功,估计自己占不了多大便宜,故未敢轻率动手。但当那些清兵闲聊,说有个长着马脸的徒弟背叛了师父,并接受官府委派时,那‘刘之协’深恐暴露自己,情不自禁要采取行动,只是因你阻止了他,加上清兵没继续说下去,他才安静下来。这些,都说明他心中有鬼。第四、“刘之协”用那种口吻斥责他的师父和师兄,显然心怀怨恨之情,若非你说出与两人均有师徒之情,他可能更会恶语相加。这不能看成是武林人士的狂放粗鄙。我正派武林人士最重一个‘义’字,待师若父。纵然师父有差错,若不太伤人情,徒弟不至于发出怨毒之语。由此,我认为他人品不端。第五、这‘刘之协’喝酒时身热,想解开上衣,突然想起胸口有血痣,怕你探监时,刘松大师曾将此细节告诉过你,于是借口动作不雅而未脱下衣服,这完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让我更加生疑。第六、‘刘之协’进城探听后,主张让你和姚大哥都去救师祖,又不让多派人马,乃是想将我黄龙寨的精粹一网打尽,用心歹毒,昭然若揭。由此我断定他路上定会害你。但是,当时我的这些疑问,一来未经证实,说与你听,你未必相信;二来你有一颗赤子之心,救师心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故我未加劝阻。待你出发后,我命黑妞及‘十朵银莲’,人人带了弓箭,短刀,随后赶来,一位老尼指了条近道,故很快追上你们。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你们紧咬着清兵,我又紧咬着你们。果然那奸贼要在半路上陷害你们。幸亏他一番自白,教乖了众人。”
十五回 恶徒现真容,侠女展神通
过了三天,刘之协安然回来。齐林、姚武大喜,忙问他探听的结果如何。刘之协皱着眉头道:“情况不好。我探得官府要把师父押送到甘肃隆德县去,明天一早,狗官就要把师父锁进囚车,派一百多名兵丁押送,往西去了。我等必须马上动身,力争在半路上把师父劫回。”
姚武道:“刘大侠这一主意甚好,只是官兵有一百多人押车,我们派去劫车的兄弟少了,不济事。应该多派些人去才好。”刘之协道:“若是派出的人马太多,目标过大,不好隐蔽,反而打草惊蛇,误了大事,不若由我和齐林贤侄及姚大侠率领二三十个好汉,尾随前去,瞅准一个时机,把那为首的军官杀了,其余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这样做岂不比兴师动众更好?”
齐林沉思片刻,觉得刘之协的话甚有道理,正要开口赞同,聪儿道:“寨中有许多事务要人料理,姚大哥一寨之主,我看不必去了,齐林带十多名兄弟去已足够。”齐林对姚武道:“这样安排更好!事不宜迟,明早我就和师叔动身,姚大哥你替我挑选十名好手。伍公美、冉文涛、樊学鸣、曾大寿再随我走一遭,另外再找五六个人就行。”
第二天清早,齐林、刘之协一行十二人,轻装出发,也不进城,由樊学鸣带路,取道向西飞奔。樊学鸣常在鄂西一带贩点盐卖,对于这一带地形颇为熟悉,很快,就把众人带上了驿路。途中向一个农夫打听,得知囚车过去不甚远,便加紧向前奔走。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导语】
本回主要写贾雨村断案徇私枉法,并简介了李纨及薛蟠一家。
黛玉因见王夫人家务冗杂,来到宝玉寡嫂李纨房中。李纨有子贾兰,平日性同槁木,惟知侍亲养子。贾雨村授职应天府,到任即遇人命官司:冯渊、薛蟠争买一婢,薛蟠纵奴打死冯渊,主仆皆逃。雨村正要发签拿问凶犯家属,门子使眼色阻止。随之说出“护官符”一席话,以及此案双方简况,并言明被卖者即甄士隐之女英莲。雨村知薛蟠是贾府亲戚,便徇私枉法,胡乱断了此案:冯家得了烧埋银子,薛蟠逍遥法外。薛蟠的寡母与王夫人是亲姐妹,还有一妹名宝钗。此次来京送妹待选宫廷女官,兼处其它杂务,全家在荣府梨香院住下。薛蟠与贾府一班纨裤子弟臭味相投,变得比往日更坏。
这一回最值得关注的是“护官符”问题。它赤裸裸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现实。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正是封建上层社会的缩影。贾雨村徇私断案,是对“护官符”的证实,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败。李纨母子是贾府不可忽视的人物,薛宝钗是小说的女主角之一,在这回中,也用忙里偷闲之笔给予了介绍。
今日芒种,四海八荒一片忙碌:北方有芒的小麦得尽早趁着好天儿收获,南方有芒的稻谷得赶紧就着雨季插秧播种。
正好,芒种节气之后,便是举国高考,这是所有莘莘学子最为公平的竞争平台,也是无数寒门儿女改变命运的关键通道;书山学海里的每一次俯首深耕,都是在把一粒金色的种子投向命运的土壤。耕耘不辞辛劳,大地自有犒赏——祝福所有的学子都有种有收,自在从容。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是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里蓝忘机的著名台词,简洁凝练的八个字,深刻展现了小说中的蓝忘机作为世家公子端方雅正、严谨审慎的品行操守,突出彰显了蓝忘机审慎客观、尊重事实的高尚品格。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虽是小说人物的座右铭,但在当今社会复杂的人事关系与舆论环境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例如近期的朱宏鑫事件,就像一面照妖镜,反映出当今舆论场的信息不对称、标签化叙事、情绪化煽动等新形式“文.字.狱”,也因此更加突显了媒体和网民“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现实意义:在这个真相常被众声切割的时代,“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不仅是小说中的蓝忘机雅正自持的品德,更是现实中的我们守护社会理性的最后防线;唯有悬置轻易判断的锋芒,真相才能被理性与客观照亮。
5月24日,王楚钦、孙颖莎成功实现多哈世锦赛混双三连冠,25日,王楚钦、孙颖莎分别夺得本次多哈世锦赛男单、女单冠军。看着俩孩子一次次站上冠军领奖台,听着国歌一遍遍响彻耳边,有谁懂我们这些“妈粉”们的快乐啊!简直就像小时候过年一样啊!
我们喜欢王楚钦和孙颖莎,是喜欢他们像极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纯粹、坚韧、真实、默契、担当,他俩就是我们曾经向往的模样。他俩让我们相信,努力真的有用,热爱真的能赢,少年意气真的可以与世界抗衡。
当然,作为“妈”粉,看着他俩一路走来,就像在看“自家儿子”和“自家闺女”的不断成长,这种“云养娃”的快乐,谁懂啊!
2006年,应崇文书局之邀,我为该社出版的《红楼梦(导读本)》撰写了前言(相当于“总评”)和各回的导语(相当于“回前评”)。导语主要由内容归纳和思想艺术简评两部分构成。其中,关于内容归纳方面的文字,出于这样一种考虑:《红楼梦》各回的内容丰繁,将其情节要点勾勒出来,有一种醒目的作用,将有助于读者朋友的阅读与研究;关于思想艺术简评的文字,笔者则力图做到两点: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其主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征,又要能突出重点,把小说的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介绍给读者。《鸿哥书室》拟每期发布三回导读文字,望爱好《红楼梦》的朋友不吝赐教。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导语】
本回写《石头记》缘起,甄士隐出家,贾雨村发迹。
女娲补天余石一块,被一僧一道携去。数世之后,有个空空道人路过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见一大石,上有文字,抄写下来,后由曹雪芹增删整理成章回小说,这便是《石头记》。 姑苏城中有一乡宦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谈太虚幻境中事,醒后与穷儒贾雨村闲聊,雨村见甄家丫环,顿生爱意。士隐资助雨村赴京赶考。元宵节士隐之爱女英莲被家人带去观花灯失踪,不久家中又遭火灾,忽听跛足道人唱《好了歌》,心内悟彻,随道人而去。
《红楼梦》是部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的小说,但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描写:由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一僧一道等,组成超现实艺术形象系统,起到揭示、阐释小说深刻含义的作用。本回的《好了歌》及《好了歌注》,通过超现实人物形象之口,对以金钱、功名、亲情为中心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沉的反思,对人生历程中的兴衰、贵贱、贫富、荣辱等矛盾现象及其转化规律作了极富哲理意义的揭示。
第十四回 健谈露马脚,慎思起疑心
“鬼影都没有,只他妈的一摊稀屎!”
“没有,还呆在那儿干嘛?回头困觉!”
三个清兵朝大路上走去,接着是一阵马蹄得得声,越来越小,最后消失。齐林方才长长吁了一口气。问道:“师叔,你的脚此刻么样了?”“刚才揉了一会,现在没事了。”“那么,趁天还未亮,到酒店歇会儿。”
三人来到酒店,绕到后门,见门虚掩着,便轻手轻脚走进店去,摸到那间客房前,轻轻一弹窗户,马上有人过来开了房门,原来是伍公美。齐林问道:“已回来几个兄弟?”“都回来了。”“刚才清兵来过没有?”“来过了。他们进来时,我们已脱光衣服钻进了被子。他们一揭被子,直喊‘臭臭’,便走了。”齐林笑道:“回家好好洗个澡,别叫你老婆喊臭。”
六人一觉睡到大天亮,黄升已分咐堂倌预备了早点。大伙吃了,取了挑柴的冲担,便往回走,黄升送出店门。出城时,盘问得更严。六人任他搜查一番。一个清兵问道:“卖柴的钱呢?”伍公美答道:“昨天不是早对长官说了,钱,店家早付给我们用了,昨天是送柴的。”清兵骂道:“穷鬼!一个钱也不孝敬老子们,再要进城,先扒下你的皮!”
六人匆匆回到黄龙寨,姚武、聪儿迎出寨门。见师祖未曾救出,反少了兄弟三人,不觉黯然神伤。齐林向二人介绍了刘之协,姚武分外高兴,回家摆下酒宴,为齐林、刘之协等人压惊。
关于端午节起源与形成的思考
又到了端午节,不由得想起了有关端午节的的某些说法。俺想在这个重大的节日来临时,将各种说法梳理一下,让自己深化对此节日的认识。
一、图腾说。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祭祀活动。《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种”身份,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的风俗,而且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竞渡游戏,这就是竞渡习俗的由来。这一说法得到不少专家的支持,如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就认为,闻一多的考证是比较科学的。他说,近些年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我国两广、福建、浙江等地,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这种文化遗存的族属,从历史传说和地理结合来看,可能就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文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他们自比是龙子龙孙。这既是他们的节日,也可以说是一个龙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民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就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二、概念说。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认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概念。袁学骏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它们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紧密相连。五月五日被当作节日来过和上述这些节日形成早晚相当,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第十三回 难中嘱重任,险处遇师叔
刘松道:“那家伙也是我的一个徒弟,叫韦田,论其武功,与你不相上下,哪晓得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没提防,被这禽兽用药酒麻倒,送了官。”
“韦田现在哪里?”
“为师被俘,也不知他的去向。他既出卖了我,朝廷会扔几根骨头喂他的。徒儿定要除掉此贼,他年纪三十五六, 一幅瘦长的驴脸,看去稍显老,胸口有颗血痣。”
齐林只觉悲愤难忍,一时说不出话来。刘松又道:“徒儿,狗官说我是妖人,懂妖法,将腥臭的狗血淋我一头,又用这粗铁丝穿了我的锁骨,牢牢拧在木桩之上,稍一动弹,疼痛难忍。你手头未带工具,不便救我。我有急切的话告你得知,纵死无憾。”
刘松说到这里,喘口气,继续说道,“今年是乾隆五十九年。康熙在位六十年,乾隆假仁假义,他在位时间不会超过其祖父,估计明年就会退位。近年来灾害频发,民不聊生。我这次路过荆州,当地遭受洪灾,百姓淹死无数,听说当阳县把树皮都吃光了,枝江、长阳的农民,只能吃观音土,枣阳一带,竟吃石粉充饥,百姓恨声载道。昏君狗官,为了残害百姓,四处严搜我教,妄图斩草除根,毒辣已极。全国遍布干柴,只待烈火点燃。你可趁乾隆退位,新皇立足未稳之机,发动起义,拯百姓于水火之中,我刘松有你这样的徒儿,死而无憾。白莲教义军有你为帅,定可名标青史。”
第十二回 夜深探大牢,冒死救师祖
姚武道:“贤弟不必过于悲伤,要紧的是如何对付贼官,得赶快想法救出师祖。”
聪儿道:“如今急须采取两条措施:一是我们寨的集中练武要停下,每人回家自己练,以免被官府的密探发觉,弄出麻烦;二是要派几个兄弟赶紧入城,搭救师祖。”
齐林道:“贤妻所言极是,我带几名兄弟去。”姚武道:“贤弟是一教之主,岂可轻举妄动,此事交给我办极妥。”齐林道:“大哥一片真情,我领了,只是兄长尚未见过我师祖一面,即使当面碰上,也不认识,如何救得他?还是待我亲自前去。姚武沉吟片刻道:“也好!但要派几名得力的兄弟去。这些天练武我看有几个兄弟身手不凡,他们是伍公美、冉文涛、樊学鸣、李成贵、高成功、孙赐俸、曾大寿。且冉文涛原在城里住过,地形熟;曾大寿是贤弟所收的徒弟,兼贴身卫士,能关照贤弟。这七个人跟着去好了。”
第二天,齐林一行八人,樵夫打扮,每人挑了一担劈柴,把匕首藏在一捆柴内,来到城门外,果然见城门口有几个清兵仔细盘问来往行人。八人来到城门口,一个清兵吆喝道:“那伙樵夫,哪里去?”齐林道:“城里黄升酒店要柴烧,钱都给了,我们今天给他送柴去。”清兵道:“快放下柴禾。”齐林等八人齐放下柴,几个清兵上来,将八人浑身上下摸了一遍,什么也没摸到,为首的又吼道:“把柴禾打开。”伍公美道:“长官,这柴禾散了不好捆,麻烦,是不是不要打开了?”那清兵走上来,恶狠狠打了伍公美一个耳光,骂道:“放屁!快给老子打开!”